邮件订阅
人民币涨不停,外贸企业6种方法规避汇率风险
2017.09.18
“最近人民币升值太快,企业有点措手不及,公司账户留存的美元已经产生了数十万元的汇兑损失。”日前,宁波一家外贸企业的负责人表示,最近这波人民币升值吞噬了企业不少利润,也给下半年经营发展蒙上了阴影。类似遭遇并不鲜见,人民币汇率风险对大型外贸企业的影响尤其明显。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成了很多外贸企业的当务之急,小编今天就介绍几种规避风险的方法。
1、将汇率风险纳入成本控制
既然汇率的波动现在比较频繁,不如干脆在核算成本的时候就留有余地,因为在一定周期内,汇率的波动还是有一定范围的,一般在3%-5%之间,报价时就把这个区间考虑进去。
同时也可以和客户约定,如果超出这个比例则风险共担,由买卖双方共同承担因汇率波动带来的利润损失。或者约定报价有效期,比如将原来1-3个月报一次价格缩减到10-15天,甚至每天按照汇率波动更新报价单。
此外,也可以采取同一种产品根据不同付款方式提供不同报价的方式,如信用证付款是一个价格,50%预付是一个价格,100%预付又是另外一个价格,让买家自己选择。
2、贸易融资
贸易融资是目前企业采用最多的避险方式。首先是因为贸易融资可以较好地解决外贸企业资金周转问题。
随着我国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出口企业竞争日益激烈,收汇期延长,企业急需解决出口发货与收汇期之间的现金流通问题。通过出口押汇等短期贸易融资方式,出口企业可事先从银行获得资金,有效解决资金周转问题。同时,企业也可以提前锁定收汇金额,规避人民币汇率变动风险。
另一个原因则是贸易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在贸易融资方式构成中,进出口押汇使用比重较高(约为80%),原因主要是出口押汇期限较短(一般在1年以内),可以较好地缓解外贸企业的流动资金短缺问题。另外,一些企业还使用福费廷等期限较长的贸易融资方式。
3、使用金融衍生产品
汇改后,我国外汇市场发展加快,完善和扩大了人民币远期交易的主体和范围,推出了外汇掉期等金融衍生产品。同时在外汇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为企业拓宽了汇率的金融避险渠道。
目前,我国外贸企业使用远期结售汇工具较多。汇改后,远期结售汇业务范围和交易主体扩大,银行间人民币汇率远期交易推出,商业银行扩大对企业汇率避险服务,在较大程度上方便了企业远期结售汇交易,进一步满足了企业的避险需求。调查显示,远期结售汇工具的使用在金融衍生工具中占比高达91%。
此外,部分企业运用外汇掉期和境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DF)工具。自汇改后推出外汇掉期业务以来,福建、广东、江苏、山东和天津等省市的部分企业已开始尝试使用这一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尽管业务量占比相对较小,但发展势头良好。一些外资企业和在国外有分支机构或合作伙伴的中资企业还通过境外人民币NDF工具进行汇率避险。
4、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
2015年人民币“入篮”,标志着中国从经济大国、贸易大国迈向货币大国。对此,国际社会反响积极,人民币资产在全球市场的吸引力明显上升。许多国际金融组织和多边开发机构的贷款及不少国家的负债均以SDR计价,其配置的人民币资产也在稳步增长。此外,随着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国内外主动配置人民币资产的需求也明显上升。
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可以起到与汇率风险基本隔绝的效果。企业要及时了解有关改革和政策的动向,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考虑使用人民币。
5、进出口对冲
对于进出口公司而言,既可以从事出口业务也可以从事进口业务,就可以利用自己既是买者又是卖者的身份来平衡汇率波动造成的价格差异。当汇率下跌时导致出口收汇缩水,同时进口业务支付的实际金额也相应减少,这样一增一减能使公司内的财务指标达到平衡。
6、增强汇率风险管理技能
企业可以培养和引进懂专业、懂技术、懂工具的财务人员,加大有关信息的投入,使之能够在外部咨询的基础上对汇率做出独立的判断,能够识别风险点并运用有关工具管理风险。如果一家企业无法承担这项开支,可以由多家企业联合共同完成这项工作,同时也资源共享。当然也可以订制商业银行的专门服务,由银行的研究团队提供专业参考意见。
人民币走势前瞻
分析人士指出,往后看,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走势仍有重要影响,但即便美元止住跌势,人民币再现大幅贬值的可能性也不大,全年重现年度升值几无悬念。
中信证券专家也指出,此轮人民币升值的态势短期内不太可能立刻被逆转。另有专家表示,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美元持续走弱,并预测未来美元反弹仍存在较大阻力,短期内“翻身无望”。叠加中国经济表现相对平稳,人民币后期仍有补涨空间。随着企业和个人追赶人民币上涨风潮,强势人民币可能得到进一步支撑。
信息来源于网络
1、将汇率风险纳入成本控制
既然汇率的波动现在比较频繁,不如干脆在核算成本的时候就留有余地,因为在一定周期内,汇率的波动还是有一定范围的,一般在3%-5%之间,报价时就把这个区间考虑进去。
同时也可以和客户约定,如果超出这个比例则风险共担,由买卖双方共同承担因汇率波动带来的利润损失。或者约定报价有效期,比如将原来1-3个月报一次价格缩减到10-15天,甚至每天按照汇率波动更新报价单。
此外,也可以采取同一种产品根据不同付款方式提供不同报价的方式,如信用证付款是一个价格,50%预付是一个价格,100%预付又是另外一个价格,让买家自己选择。
2、贸易融资
贸易融资是目前企业采用最多的避险方式。首先是因为贸易融资可以较好地解决外贸企业资金周转问题。
随着我国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出口企业竞争日益激烈,收汇期延长,企业急需解决出口发货与收汇期之间的现金流通问题。通过出口押汇等短期贸易融资方式,出口企业可事先从银行获得资金,有效解决资金周转问题。同时,企业也可以提前锁定收汇金额,规避人民币汇率变动风险。
另一个原因则是贸易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在贸易融资方式构成中,进出口押汇使用比重较高(约为80%),原因主要是出口押汇期限较短(一般在1年以内),可以较好地缓解外贸企业的流动资金短缺问题。另外,一些企业还使用福费廷等期限较长的贸易融资方式。
3、使用金融衍生产品
汇改后,我国外汇市场发展加快,完善和扩大了人民币远期交易的主体和范围,推出了外汇掉期等金融衍生产品。同时在外汇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为企业拓宽了汇率的金融避险渠道。
目前,我国外贸企业使用远期结售汇工具较多。汇改后,远期结售汇业务范围和交易主体扩大,银行间人民币汇率远期交易推出,商业银行扩大对企业汇率避险服务,在较大程度上方便了企业远期结售汇交易,进一步满足了企业的避险需求。调查显示,远期结售汇工具的使用在金融衍生工具中占比高达91%。
此外,部分企业运用外汇掉期和境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DF)工具。自汇改后推出外汇掉期业务以来,福建、广东、江苏、山东和天津等省市的部分企业已开始尝试使用这一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尽管业务量占比相对较小,但发展势头良好。一些外资企业和在国外有分支机构或合作伙伴的中资企业还通过境外人民币NDF工具进行汇率避险。
4、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
2015年人民币“入篮”,标志着中国从经济大国、贸易大国迈向货币大国。对此,国际社会反响积极,人民币资产在全球市场的吸引力明显上升。许多国际金融组织和多边开发机构的贷款及不少国家的负债均以SDR计价,其配置的人民币资产也在稳步增长。此外,随着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国内外主动配置人民币资产的需求也明显上升。
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可以起到与汇率风险基本隔绝的效果。企业要及时了解有关改革和政策的动向,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考虑使用人民币。
5、进出口对冲
对于进出口公司而言,既可以从事出口业务也可以从事进口业务,就可以利用自己既是买者又是卖者的身份来平衡汇率波动造成的价格差异。当汇率下跌时导致出口收汇缩水,同时进口业务支付的实际金额也相应减少,这样一增一减能使公司内的财务指标达到平衡。
6、增强汇率风险管理技能
企业可以培养和引进懂专业、懂技术、懂工具的财务人员,加大有关信息的投入,使之能够在外部咨询的基础上对汇率做出独立的判断,能够识别风险点并运用有关工具管理风险。如果一家企业无法承担这项开支,可以由多家企业联合共同完成这项工作,同时也资源共享。当然也可以订制商业银行的专门服务,由银行的研究团队提供专业参考意见。
人民币走势前瞻
分析人士指出,往后看,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走势仍有重要影响,但即便美元止住跌势,人民币再现大幅贬值的可能性也不大,全年重现年度升值几无悬念。
中信证券专家也指出,此轮人民币升值的态势短期内不太可能立刻被逆转。另有专家表示,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美元持续走弱,并预测未来美元反弹仍存在较大阻力,短期内“翻身无望”。叠加中国经济表现相对平稳,人民币后期仍有补涨空间。随着企业和个人追赶人民币上涨风潮,强势人民币可能得到进一步支撑。
信息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