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订阅
新兴市场解近忧亦当谋远虑
2011.01.24
1月10日刚刚公布的海关数据勾勒出2010年中国企业开拓新兴市场的收获图景。
2010年,我国与东盟、印度、澳大利亚、巴西和俄罗斯的双边贸易乘着后金融危机的东风全速增长,其双边增速均高于总体增长率。除与东盟增长率(37.5%)略高于总体增长率(34.7%)外,其他四国的增速分别达42.4%、46.5%、47.5%和43.1%,明显高于总体增长率。
惊喜
对于许多外贸企业来说,最初开拓新兴市场的行动是被动的,心情也是忐忑的。而如今,面对2010年的外贸成绩单,多个新兴市场的绯红数字给企业带来了利润,也为中国外贸带来了惊喜。
相对于2009年的惨淡,去年我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额都呈现了大幅增长。其中,中欧双边贸易总值同比增长31.8%,中美增长了29.2%,与日本的双边贸易总值也增长了30.2%。不过这些数字均低于34.7%的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总体增长速度。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新兴市场已经用过得硬的成绩成为中国外贸增长的第一动力。中国社科院国际贸易研究室副主任倪月菊说,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欧美需求大幅下挫、外贸企业生死攸关之际,新兴市场难得的稳定性挽救了一批企业。浙江康奈集团陈玉叶道出了这部分企业的感慨:“新兴市场在金融危机时确实救了急。这些单子很多都是自己找上门的,以前很多企业嫌这些单子小,不愿接,但在关键时刻却令企业起死回生。”
山东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院副院长袁其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兴国家经济的增长必然带动进出口贸易的增加,这是一个长期趋势。特别是在欧美市场复苏不振的情况下,新兴市场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他还指出,即使金融危机过后,新兴市场的潜力仍然十分巨大,中国企业应该抓住不放。
训诫
随着新兴经济体经济实力的增长,以金融危机为契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已经成为中国外贸的新战略。
然而,新战略背后,老问题的隐忧却不容忽视。一位地方检验检疫局的工作人员就直言,一味搞价格竞争、不注重产品质量正成为新兴市场出口的最大问题。同一个企业,出口到欧美市场的产品规格高、质量好,而出口到非洲、中东、东盟的产品就采用较差的原材料和简单的工艺,这种“厚此薄彼”、“自贬身价”的做法无疑是在重蹈历史的覆辙。
袁其刚表示,价格低廉的“中国制造”,曾经为中国积累了超高的外储,但也让我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为了挽回“中国制造”的声誉,我们要付出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
新兴市场开拓成效初现的同时,倪月菊提醒说,新兴市场并不是传统美欧市场的临时替代,更不是质量不过关产品的“垃圾回购站”。开拓新兴市场需要一以贯之,更当图长久,谋远虑。